行业资讯

探寻文化源流的“侍花人” 访半开花院创办人吴永刚

发布时间:2018-10-08 文章来源:本站  浏览次数:4233
听学插花的朋友引荐,前往北京马连道第三区采访了半开花院创办人吴永刚。朋友是这么说的:他教插花不是从技能培训进入,不程式化,但是在审美和对植物的感受上,却有着一起的领悟。
  看吴永刚的朋友圈著作,确实有着一种清新灵动的美,说不清是什么风格门户,却赏心顺眼。
  插花以雅趣为先
  半开花院坐落于茶城的瓷器店中,自带古色古香气味。一身中式穿着的吴永刚,像许多传统插花老师相同气质儒雅,说起话来却又十分直白坦率。
  “传统插花在古代都是文人士大夫的喜好,咱们现在修习的人往往文化底蕴不行。许多时分我插完花感觉如鲠在喉,没有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心境,如果有三两老友绘画赋诗,赋予了日子美学的含义,那才是能够传世的啊!”宣布这种慨叹,是跟他的插花建议分不开的:“插花究其根源,是一种文人雅趣,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技巧,而是与插作者的心境、审美、居室环境休戚相关,与书、画、琴、香、茶等相辅相成,一起表现人生寻求的艺术。这样完好的日子艺术美学,是真实值得传承的文化精力。”入行之初,吴永刚就是被插花与日子的情感链接所感动的。
  吴永刚结业是做司法作业的,尔后来京从事传媒策划,由于一向没有找到自己的爱好地点,加上“北漂”日子的穷困,他一度十分苍茫,以致于远赴西藏去“看山、看水,看那些有信仰的忠诚的人。”这一趟行程让他身心打开了,他希望能找到都市日子中情感的链接,也找到真实能够从事终身的职业。
  在2012年的常州花博会上,他第一次观看大型传统插花展,他的感觉是:看到著作,就想到人,有代入感。插花是一种生命艺术的出现,和它面对面,能感受到它的呼吸。他在插花著作前站了好久,越来越“心生欢喜”。
  回到北京后,他开端学习插花。那时北京开端兴起空间会所,许多传统插花与文化讲座是公益共享的性质,他在这些活动中逐步融入传统文化的圈子,发现“古典艺术的美能够回归本初”。
  修习以文化为源
  半开花院,是吴永刚在2013年创办的花艺作业室。源于“花未全开月未圆”的古诗句,后被引为禅语,寓意人世间最美的境地———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况。就像吴永刚描述自己:这些年一向都在“孕育”之中。
  吴永刚从小酷爱书法、武术等传统艺术,但进入插花文化圈,却困扰于自己短缺颇多。他开端研读插花古籍———《瓶花谱》、文人笔记、小说,乃至四书五经,这是为了“落实到国学精华”。他在网上查找插花古画,听易经讲座,在寺庙里与师傅研讨梵学与禅花,也精读了许多比方台湾黄永川教授的插花专著等。他在尽可能广的传统文化范围内,探寻传统插花的精力。
  当然,这其中最难的当地在于融汇贯通,构成自己对于插花的见地。吴永刚在这方面收成了自己的心得体会。比方,从4个方面下手的研修:植物学、器物学、传统色彩学、传统空间美学。这儿每一部分常识都自成体系。就拿器物学来说,琉璃、瓷器、陶器等各有千秋;传统色彩学以五行中的五色为正色;传统空间美学则引入了方位学、风水学等常识体系。
  在插花中,吴永刚采撷山野花草,与琉璃、瓷器、陶器等配搭,寻求清幽淡远的意境。在空间规划中,他揣摩书画之意,令插花与书画环境融为一体,突出中式居室的赏心舒适。不久前,在有着600年前史的琉璃厂“清秘阁”举行的“镜相花開”琉璃花事展上,吴永刚结合清秘阁空间整体摆设特点以及梁明毓琉璃著作质感,精心择选了古器物龙泉青瓷花器,在一楼玄关处规划大型缸花和挂式插花著作,在二楼以震馆之宝齐白石先生的“杏花蒲草图”为空间焦点,结合空间光影规划传统插花著作,空间、器物与插花,构成了令观者顺眼的合境之美。他坦言,在他看来,研习插花的实质不仅仅是陈规和技法的掌握,更多是触发对日子的考虑。“插花是日子的艺术,是有温度的。”“每个学员来到花院,我都先跟他们攀谈,认同我,认同我的著作,才开端上课。哪怕他们现已听了半天课,感觉不好,我会全数交还学费。”
  在吴永刚看来,他的研习之路还很漫长,花院就像一粒种子,承载着他的小小希望:不要让传统插花沉寂在年月里。
上一篇: 清高孤傲的文人树盆景 下一篇: 拯救百花山葡萄,刻不容缓!